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专家详解北京疫情防控热点

    当前首都与疫情的较量仍处于胶着状态,接连发生聚集性疫情和连续筛查发现社会面隐匿病例传播,加大了疫情不确定性,北京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本市多区也在连续开展多轮次的区域核酸筛查,为什么要多次筛查?检测时排队“一米线”为何变成“两米线”?最近出现了几起单位聚集性疫情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启示?在这种形势下,市民需要注意哪些?

    针对市民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崔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

    近期为何要开展多轮区域核酸检测?

    李侗曾:多轮次的核酸检测与感染风险相关。目前,根据疫情形势,本市划定了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包括出现过病例的封控区、管控区等,其中可能有潜在的感染者,需要进行多轮次的核酸筛查。因为如果发现有一个感染者,就不排除还有其他潜在的感染者,可能就需要进行下一轮检测,直到不再发现新的感染者。重点人群,包括本身被感染的风险比较大的人群,以及被感染之后传染给其他人可能性较大的人群,比如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公共交通运输行业人员等,他们接触的人多,一旦感染会传染给很多人,所以他们也要进行频繁检测。

    同时,要看多轮次区域核酸筛查的结果,看阳性人员是否在封控管控区。如果发现社会面还有阳性病例,这就不排除还有没被发现的感染者,因为病毒有潜伏期,所以需要连续筛查,直到社会面没有出现新增病例,可能就会减少检测频次。

    至于以区为单位开展核酸检测,主要是考虑到病毒传播速度太快,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去检测可能不太够。这次我们发现很多感染者流动性很大,甚至跨区跑,要是再用原来的方法去筛查,很容易让病毒跑到包围圈外,所以这次采取多区进行区域核酸筛查的方式。

    哪些人需要抗原检测?普通人群是否需要?

    李侗曾:抗原检测的优点就是方便快捷,15分钟就能出结果,但核酸检测准确率更高,抗原只是一个补充,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抗原用来筛查,而核酸用来确诊。我们需要利用抗原检测的优势,比如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里,在两次核酸之间做一次抗原,尤其是在像封控区管控区里,这里感染风险高,通过抗原可以更早发现感染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尽早切断传播链条。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比如处在低风险地区,本身感染的风险很小,也没有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抗原检测的意义也不大。目前推荐的是封控区管控区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以及有发热等新冠相关症状的人群可以做,如果都没有这些情况,普通人群是没有必要做抗原的。

    当前疫情形势市民需要注意什么?

    崔璨:首先要通过多渠道去关注本市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包括日常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各大主流媒体公布的信息,结合公布的相关风险点位可以快速自查,如果知道自己可能涉及风险点位和风险人群,就要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履行自身责任义务。掌握相关信息后,也能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安排起到提醒作用。其次,市民要做好“防疫四件套”: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当前北京的疫情形势下,很多市民可能主要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居家健康监测、居家隔离或者居家办公,另外一部分人群在一些必要的民生保障单位需要到岗。针对居家的人群,建议保持良好心态,做好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是处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或者是密接、次密接、高风险人群的话,一定要严格落实好相关防控要求。

    针对需要到岗工作的人群,在通勤方面,如果有条件的尽量不选择公共交通,可以选择私家车,或是骑自行车、骑共享单车、走路。如果是乘坐公共交通一定要把个人防护做好。到了单位后,办公室尽量保持通风。单位有食堂的话,尽量带回到工位上吃。

    密接人员管控时间为何缩短为“10+7”?

    崔璨:这跟新冠病毒特性相关,之前新冠病毒最长潜伏期是14天,有特殊病例潜伏期会超过14天,后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要求是针对可能会存在超长潜伏期的情况,以减少这部分人群到社会面造成影响。

    而根据新的流行病学证据、循证医学证据等,目前潜伏期在缩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社会面防控要求,针对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我们把14天缩短到了10天,7天居家健康监测时间不变,采用“10+7”的管控方案。

    关于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居家隔离是严密地落实在家足不出户的管控要求。而居家健康监测没有说不能出家门,这些人员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离开家,如果有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要求,需要上班、采购等外出活动都是可以的,但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和消毒,但一定不聚餐、不聚集。

    最近几起单位聚集性疫情带来怎样的启示?

    李侗曾:奥密克戎BA.2确实传染性更强,其实这次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比较快、比较积极的,但最近因为发现了几个单位的聚集性疫情,导致病例数目前没有明显下降。单位本身也有一些疫情防控的风险点,比如办公室较小,单位食堂吃饭的时候就要摘口罩,还有茶水间、电梯间、洗手间等处。这几个单位聚集性疫情的暴发,提示企业要落实好自身责任,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给职工进行更多的教育,佩戴好口罩,采取必要的一些措施,比如减少到岗率,增加工位间距,多开窗通风,增加消毒次数等。

    排队检测保持“一米距”为何变成“两米距”?

    崔璨:这是从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来考虑的。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一般来说呼吸道飞沫颗粒比较大,直径一般大于5微米,不能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比如打个喷嚏,飞沫很快会自然下落,而下落的高度和距离基本上就是在一米内。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它不单单通过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是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而且有研究显示,在室外开阔空间,受自然风影响,病毒也可能会播散。因此,根据实际的一些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考虑,两米是一个更合适的距离。

    为何有些感染者做了多次核酸才发现阳性?

    李侗曾:奥密克戎隐匿性强,很多人感染后症状很轻或是没有症状,他自己不会去主动筛查。病毒感染后有一个窗口期,一般需要三四天才能测出来,最快的两三天测出来,刚感染之后去测可能是测不到的,所以可能第一轮筛查的时候处于窗口期、检测不到,后面第二轮、第三轮才会被发现出来。另外,采样的时候没有采到也可能会漏检出现假阴性,所以有的人前面几次都是阴性,后边才发现阳性,这也体现了多轮筛查的重要性。在社会面不再出现新的阳性病例才能够实现疫情的转折,需要市民都去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本组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感染北京新冠肺炎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山西都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今晚报讯(记者庄媛)昨日,迎来秋分节气。此时津城稻米香,菊花黄;秋风起,蟹脚痒。秋分过后,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昼夜温差更大,逐渐步入深秋。市中医一附院老年病科及感染病科专家提示,秋分至气温下降,市民在衣食住行上要注意调整。早睡早起 注意保暖早[全文]
    2024-09-24 02:00
  • 家长称给孩子配防控眼镜后近视反增125度,厂家已删降低度数推文近日,宁夏的任先生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反映,2021年3月,他的小姑任女士看到一篇宣传“优视盾智能多频眼镜”的推文后,带她女儿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护眼世家视力康复咨询服务中心(以[全文]
    2024-05-09 02:18
  • 近日,湖北宜昌天问教育集团布置寒假作业——人人学会打“掼蛋”,并将此定为新学期校本课程,引发广泛关注。1月29日,天问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前期有调研,后面有规划。征集了家长意见,多数家长是同意和支持的。”据其称,新学期开设的相关[全文]
    2024-02-01 02:16
  • [#让孩子边输液边做题有必要吗#?]#你生病时写过作业吗#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种幼稚想法——盼生病。因为病了,就不用去上学了,还能享受“病号待遇”。作业嘛,理直气壮不写。但是现在,小孩哥,你们的算盘打不响了!冬季多种传染性疾病交织叠加,医[全文]
    2023-11-27 02:23
  • 11月16日,上海报业集团l界面新闻在2023“大健康常春论坛”上揭晓了2023“常春奖”终榜榜单,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凭借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荣膺“年度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企业”。自2019年起至今,三生公司已经连续五年在“常春[全文]
    2023-11-18 02:00
  • 黄宗泽万籽麟近日,网传黄宗泽与《爱情公寓》咖喱酱扮演者万籽麟已婚,两人还育有一子。黄宗泽接受台媒采访回应此事:“这么搞笑,不好意思,请问这位女士是哪位?可能是爆料网友打错字或者同名同姓。”9日,万籽麟也发文称不认识黄宗泽。新浪娱乐讯来源:新[全文]
    2023-10-11 02:1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山西都市网 sx.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