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北京高考成绩查询当天,北京外国语学校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外附中”)的丁祺悦同学忐忑地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当“总分673分”的字样映入眼帘时,她激动地跳了起来。
六年前,因为对德语的兴趣,她来到了北外附中;两年后又因为对这门语言的热爱选择参加学校的“1+3”复语项目班。在北外附中“1+3” 复语项目班,她不仅深入地学习了德语这门语言,把热爱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梦想,各种丰富的探究课程——辩论赛、英语演讲、模拟联合国、中英戏剧、大国外交、国际交流......也在不断开阔着她的视野,提高着综合能力。
作为海淀区一所小语种特色中学,北外附中从2017年起推出“1+3”多语言培养项目,2018年又增加了从初一年级开始,面向海淀区招生的德语/西班牙语/日语+英语“1+3”复语班,实现初高中贯通培养。
今年,北外附中“1+3”复语项目班迎来了第一届高考毕业生,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01
小语大未来,“小院儿”给的安全感十足!
在北外附中,同学们总是喜欢把学校叫“小院”,这听上去更像是对家的一种昵称。
事实上,北外附中也的确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如“家”一般的氛围,小而精致的校园,小班化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最贴心的照顾和个性化的指导,而丰富的课程体验、多元的文化内涵、清晰的生涯规划,也给足了学生对未来的安全感。
谈及在小院儿的学习经历,丁祺悦同学表示最感谢地就是它的“氛围感”。“适度的学习压力和良性的竞争氛围,让我有精力更充分地探索每个学科,并在学习中慢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法是首先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丁祺悦同学向我们介绍,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语法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老师会安排学生讲解。为了讲好定语从句,丁祺悦翻遍了各类语法资料,一次次修改自己的“课件”,最终给同学们带了一堂生动又严谨的语法课,不仅获得了同学们对肯定,自己也对定语从句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课堂之外,学校组织的各类德语活动也让她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收获经验、拓宽视野,并且在高二下学期,拿到了欧标德语C1证书,在学习德语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为一所多语贯通培养特色学校,以及北京市第一所同时开设5门小语作为必修课的公办学校,北外附中也在升学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1+3”复语项目班的学生除选择英语或小语参加国内普通高考外,还可以报考高校小语种专业,凭借复语学习的优势获得国内相关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资格,在今年的高考后,有三名同学通过北外综评考核,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学校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留学直通车”项目,发挥北外多语种教学资源优势,通过北外PASS多语留学课程,为学习小语种学生提供更多获得国外高等教育的机会,让外语特色凸显的学生获得选择性更丰富的发展途径。
自多语复语班开设以来,已有数十名毕业生前往博洛尼亚大学、圣彼得堡皇家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蒙彼利埃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深造。
02
“在不同的语言领域中自由探索”
同是2024届“1+3”复语项目班毕业生的卓著同学,今年高考608分,俄语成绩136分,如今已经顺利获得“中俄互换奖学金”公派留学项目的参与资格,拿到了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offer。卓著同学至今还记得进入“1+3”项目班的第一天,就被丰富的课程所吸引了。“从基础的语法知识到生动的口语实践,从课本内容学习到国际文化拓展......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资源,让我们能够在不同的语言领域中自由探索”。
据了解,北外附中“1+3”项目班在教育实践中,深入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发展方向,精心设计了“基础+拓展+研究”的多语课程结构。基础课程作为基石,确保学生掌握国家核心课程知识;拓展类课程则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设各类选修课程,如语言类、外交类选修课,多语阅读等;研究类课程面向部分学生,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有了更高的水准,如大学先修课、竞赛课程、对外交流、学科实践等,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国内外文化、习俗的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视野。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学校进一步整合了各学科的资源,形成了“三层次五领域”的“GROW(成长)”课程体系,将道德修养、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健康和国际理解五个关键领域融为一体,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实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以樱花课程为例,每年春季学期,学校都会以樱花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融合了日语、语文、地理、生物、音乐等学科,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参与合作、表达分享,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同学的审美情趣,并为其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提供最大的创新空间。
03
“1+3”复语项目班探索贯通培养新模式
在北外附中“1+3”项目班的学生身上,不难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不止学习好,其他各方面能力也都很出众,在这里,他们的潜力不断被挖掘,特长不断被发展,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大方自信。
在“1+3”项目班里,丽娜同学度过了非常愉快的6年。6年里,她参加过德国大使馆开放日,走进歌德学院进行交流学习,还参加了全国德语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年德语风采大赛等各种比赛......在众多活动与比赛中,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增强了对德语学习的热情。
学习之外,丽娜同学还担任过学习委员、学校学生会纪检部部长、广播站站长,参与组织学校的各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丽娜同学学会了如何统筹规划、沟通协作,提升了个人能力,也增强了责任意识。今年高考,丽娜同学取得总分619分,德语136分的好成绩,并且获得了北外综评的满分加分。
丽娜回忆道,自己在高考前曾一度感到焦虑和迷茫,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才一次次调整心态,恢复到最好的学习状态。“老师会针对每一位同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点拨。当我有疑惑时,老师们会认真倾听我的想法,并引导我解决问题”。
事实上,正是丰富而完善的课程体系,个性化的精心指导,今年的多语高考优异,日语和俄语最高分147和144分,西语、德语第一次参加考高,获得了131和136的最高分。
如今,北外附中已建立了高素质且稳定的多语教师队伍,选派优秀的区学科骨干教师担任“1+3”班英语课程;俄、日、德、西四个语种的老师均为北外、北师大、首师大、北语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阿拉伯语长期聘请北外高校教师兼课。
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师大、首师大、中国教科院、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和海淀教科院等机构的专家,定期以讲座、研讨会、听评课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课程开发和教研进行指导,学校还特别成立了项目组,负责对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细致的诊断、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调控,从而确保课标落地,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顺利达成。
与此同时,学校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周边高校语言学院、科研院所以及日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五个语种相关的使馆、语言文化中心、国家组织或机构建立联系,加强教师教研指导,丰富学生学习实践内容不断拓展学生多语种综合实践场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开拓其国际视野。
正像一位大学教授在附中小院调研时的由衷感叹:“方寸之地,容纳整个世界,立足语言,超越语言,看见孩子的成长”!北外附中作为一所外语特色校,海淀区多语联盟基地校,愿附中小院的特色之花愈加绽放。
编辑|京教君
内容素材来源|北外附中
近日直播预告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